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戰略規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金融機構設立了專門的戰略部門,但由于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導致存在戰略定位模糊,企業缺乏明確的戰略演進方向等現象。我國金融機構應根據自身的整體規劃,制定清晰明確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樹立以效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整合內外各種資源、明確海外機構定位、突出業務發展重點、完善風險內控機制、實現持續穩健發展的戰略思路。
仁達方略管理咨詢公司為金融機構提供的戰略規劃咨詢服務主要包括:
1.戰略審計
2.公司戰略制定
3.業務戰略制定
4.戰略實施方案設計
企業文化
中國金融機構逐步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越來越受重視,但普遍側重于體系本身的清晰化和體系的宣傳貫徹,整體水平不高。金融機構需要加強企業文化重點工作建設,通過文化提升企業管理績效和品牌價值。
金融機構企業文化建設咨詢服務主要包括:
1.診斷現有企業文化管理
2.設計企業文化識別系統
3.評估企業文化建設
4.設計企業文化傳播系統
5.構建企業文化理念體系
6.設計母子文化體系
管控模式與組織設計
我國金融體系仍是以國有金融機構為主導、其他大中小股份制金融機構并存的商業金融體系。長期以來,金融業處于國有金融機構的“壟斷”或幾大國有金融機構的“寡頭壟斷”之下,產業集中度相當高。優化管控模式與組織結構成了大型金融企業提升綜合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
金融證券業管控模式與組織設計咨詢服務主要包括:
1.戰略梳理與審視
2.管控模式選擇
3.組織職能與戰略匹配分析
4.法人治理結構設計
5.集團管理流程優化
6.關鍵流程確定
7.集團責權體系設計
8.業務板塊或子分公司業績評價
人力資源管理
金融機構在樹立人力資源新理念,改革金融人力資源體制,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等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必須進一步轉變人力資源運營與整合觀念,加快金融業人力資源整合實施步驟,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運營機制,建設高素質的金融從業人員隊伍,這是當前金融機構人力資源戰略實施問題的關鍵所在。
仁達方略管理咨詢公司為金融證券業提供的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主要包括:
1.人力資源規劃
2.員工能力素質模型建立及選聘體系設計
3.崗位價值評估
4.績效管理體系設計
5.薪資激勵體系設計
6.員工培訓與職業發展規劃設計
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金融風險是金融機構管理的核心課題,風險具體包括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信貸風險、案件風險、政府融資平臺信用風險、房地產行業信貸風險、個人貸款違規流入資本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以及戰略風險等等。金融企業的風險種類多,環節多,且隱蔽易變,這就需要企業確保公司的風險控制和合規管理在制度、業務流程和部門設置等各個層面,都處在持續的改善中。
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咨詢服務主要包括:
1.風險識別與評估
2.風險管理策略制定
3.風險管理解決方案設計
4.內部控制體系設計
金融、證券行業的發展
我國金融業主要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等各類金融服務機構,其中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為我國三大金融支柱產業。自從1993年后,在我國實行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金融體制下,各金融行業發展迅速,金融資產不斷擴大,與此同時,銀行、證券和保險業事實上處于“分割經營、孤立經營”的狀態。隨著2003年4月中國銀監會的成立,我國形成了“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格局。近年來,金融全球化、金融開放政策和QFII政策的實施,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和沖擊巨大。目前,我國金融業的總體現狀是: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發展迅速,直接融資、股權融資從無到有,逐漸形成與間接融資、債務融資共存的格局,但銀行體系仍保持著絕對主體地位;公開融資市場不斷擴大,公開市場操作日益頻繁,金融工具的流動性增強;金融行業競爭加劇,金融企業自身變革方興未艾。
入世四年來,我國金融業為了直面跨國金融集團的激烈競爭,金融產品的交易,還是金融組織、金融市場之間的合作與結合,無論在其廣度和深度上都日益加強。國內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不斷,事實上一定程度地打破了分業格局,突出表現為銀行業、信托業、證券業、保險業之間的業務劃分日益模糊,具有一定的趨同性和可替代性;金融企業跨行業滲透、持股現象趨多,特別是部分企業集團公司控股下的銀行、信托、證券、保險之間的業務往來,形成了事實上的混業經營。
按照中國政府的承諾,2007年以后中國金融市場將全面對外資開放。因此,為了應對此后來自國外跨國金融集團的全方位競爭,除了各金融行業自身積極變革、加快壯大實力外,積極發展民間金融業,重新推行混業制是我國未來金融業的必然趨勢?!爸行趴毓伞钡墨@批成立是中國金融業自實行分業經營以來,第一家經批準設立的可以跨金融業務領域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這也標志著我國金融混業經營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即將于2006年1月1日實行的新《證券法》為今后我國金融改革中出現的混業經營提供了法律支撐,也為銀行資金間接進入資本市場準備了條件。同時,新《證券法》和《公司法》的實施,對推進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加強市場監管,逐步解決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結構性矛盾,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定發展,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仁達方略認為,從市場競爭和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未來我國金融混業的最優選擇。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地變化,正面臨著現代信息技術、境外跨國金融集團進入、股權分置改革、商業銀行業務多元化等帶來的新挑戰。金融企業應該直面金融全球化和飛速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對未來我國金融業的影響,準確把握金融業的發展趨勢,通過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條件發展自我。具體而言,有條件的企業應該通過積極變革和資本運作拓展業務領域,努力發展成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金融控股公司;其他企業,應該努力在現有業務領域通過實行差異化戰略,將自己發展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化、單一業務型金融企業。不管怎樣,金融企業都應該在發展戰略、運作流程、組織架構及考核激勵模式等方面進行調整,以提高企業的正確決策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營銷能力、運營效率、風險控制能力以及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最終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對行業的認識
通過對金融行業的長期跟蹤研究以及大量管理咨詢案例的積累,仁達方略認為我國金融企業在戰略定位、組織保障和管理控制三大層面主要存在如下管控問題:
(一)我國金融企業在戰略定位層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 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模糊,企業沒有明確的戰略發展方向,企業對內外環境的應變能力弱;
2. 資源整合能力較弱,各業務單元各自為戰,不能有效統一于公司整體戰略之下,利用價值鏈創造企業效益的能力低下;
3. 市場研究缺乏市場導向和戰略導向:企業的市場研究能力不高、市場分析能力低下、市場分析工具欠缺,市場研究成果未能與企業業務戰略和創新能力相配合;
4. 盈利模式單一,競爭同質化,創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競爭力;
5. 市場營銷主要以產品導向為主,而不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二)我國金融企業在組織保障層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 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規范,是金融企業的根本癥結所在;
2. 組織結構未能與發展戰略相適應;總部對下屬業務單元或分(子)公司的管控模式不科學、不健全;
3. 人力資源管理落后,主要表現在:尚未形成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權責體系不健全;沒有戰略性薪酬管理體系,薪酬標準制定不能做到以崗位價值和市場水平為核心,欠缺競爭力;績效考核設計不合理,不能對員工形成有效激勵;沒有科學地員工職業發展規劃,員工缺乏個人價值實現空間。
(三)我國金融企業在管理控制層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 制度設計和業務流程不科學、不嚴謹,組織運作效率低下;
2.市場營銷模式單一,營銷管理粗放。營銷和服務理念尚未完成由“坐商”向“行商”的轉變,營銷和服務模式尚未完成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企業只專注于自身產品的開發和服務,不能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服務;
3. 缺乏足夠的風險管理意識,風險控制體系不健全,內部控制不力。缺乏對風險的事前監管和防范,事中的評估和控制,以及事后的處理和懲戒;
4. 對于創新產品和創新服務缺乏風險防控經驗和能力。
暫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