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暫無內容
軍工行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中央直接管理的軍工集團共有11家,包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下屬子企、事業單位上百家。
作為國防安全的基礎保障,軍工科研生產單位具有科技含量高、保密性強、信息化與數字化程度高、機構龐大、人力資源豐富、企業歷史悠久等眾多特點。
我國軍工科研生產單位主要由軍工事業單位和軍工企業單位兩部分構成。軍工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主要是政府財政撥款,還沒有真正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軍工企業也沒有完全擺脫傳統企業制度“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的運作方式。
軍工生產不僅事關國家安全大局,而且投入大、風險高、生產極不穩定。為此,各國政府都無一例外地對本國國防工業的發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政府對國防工業扶持政策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優惠貸款、減免稅收、無償投資和財政補貼等。
國防工業面對著一個特殊的軍品市場。在這一特定的市場中,政府是軍品的惟一顧主,屬于典型的買方壟斷市場;就軍品供給而言,由于軍品需求規模有限,加上安全保密需要,軍品生產的集中度比較高,其中一些大型武器裝備系統的研制生產,往往只涉及一家或少數幾家企業,屬于賣方 “有限競爭” 或賣方壟斷市場。目前,我國已經確立了軍品的商品屬性,軍品供給與需求雙方之間的關系是買賣關系,即競爭關系。打破軍品賣方市場的壟斷格局,逐步確立軍工廠商之間的競爭關系,成為目前國防工業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對行業的認識
軍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確立,不僅要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一般屬性,而且必須兼顧到軍工企業的特殊屬性,既不能完全簡單照搬一般民用企業的現代管理方案,也不能采用某一固定模式對軍工進行管理。
1. 戰略制定
由于軍工涉及到國家安全,因此各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主要是依據國家國防規劃而制定,戰略的制定受政策影響也較大。
2. 組織管控
我國國防工業市場結構特征集中反映在十一大軍工集團公司的組織結構安排上。十一大軍工集團公司是原國防工業部和軍工總公司的“衍生物”,實際上就是附屬于政府管理部門(國防科工委)的掛牌公司,仍然帶有行政壟斷特征。這種市場結構安排,既沒有充分體現規模效率原則,也沒有充分體現出競爭效率原則。
我國的軍工企業目前還沒有完全轉軌,仍存在部分的事業單位,因此從組織架構與組織管控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也正是因為軍工企業還有相當一部分單位還處于轉軌階段,或是剛剛轉軌,所以,總體上講,采用的還都并不是現代的管理方法,仍是沿用著以前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并不高,陳舊的管理跟不上現代的運營模式。由于軍工企業關系到國家的國防機密與發展,因此在組織管控與人力資源的管理上,受政策性因素影響較大。
3. 流程與責權體系
由于軍工企業自身的行業特點,因此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水平較高,流程相對較為全面,由于國企的一些管理觀念的陳舊,造成辦事流程復雜,效率不高,仍須進一步梳理。
4. 人力資源與激勵機制
由于軍工企業主要是從事軍事資源、國防設施的研制、開發與生產,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因此軍工領域內的科研人員普遍素質較高,人力資源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對比其他行業國企而言,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雖然人才多,但由于原有的國有體制的影響,顯得分配機制不夠靈活,激勵性不夠。
5.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和企業人的行為,軍工企業的歷史一般都比較悠久,文化積淀比較深厚,但由于各公司所在的地域不同、研制領域不同、組織管理上的差異,因此表現在企業文化上也是神態各異。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