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 發布時間:2022-04-28 | 文字大?。骸?a href="javascript:doZoom(16)">大】【中】【小】 | 瀏覽量:82
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從1980年代改革伊始,作為推廣經濟特區經驗應運而生的試驗田,到1990年代確立市場經濟主體地位后的爆發式發展,再到新千年之后的轉型、突圍,開發區的演進史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
開發區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84至1992年,是開發區初期設立階段。1984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指出:“在有條件的城市,劃定一個有明確地域界限的區域,興辦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各類開發區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冒出。
第二階段1993至2002年,是開發區快速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省會城市和部分地區實施擴大對外開放,開發區利用先發優勢,突破產業化的瓶頸,從產業開發向產業集聚邁進,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到2002年6月,全國國家級各類開發區已達160多個,遍布在全國各個省份,進入黃金發展期。
第三階段2003至2014年,是開發區“產城融合”階段。在這個階段,全國全面對外開放,針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產城分離、土地粗放利用、環境污染等問題,開發區探索了產城融合的發展模式,開啟了產業化與城市化良性互動的實踐。
第四階段2014至今后一段時期,是開發區新發展階段?,F階段全球經濟和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發展、城市化以及工業化進程中的實驗者、實踐者和推動者,為了適應全球經濟和產業格局的深刻變化,開發區亟需進行改革創新。
新階段、新常態、新發展理念下,開發區如何進行創新升級?仁達方略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差異化發展、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產業集群戰略導向”等六大思路,為開發區創新升級提供借鑒。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了解更多《新常態下開發區轉型升級發展六大思路》內容